诱发猝死的运动大多数集中在长跑、篮球、足球这三项上。
2
运动是罪魁祸首吗?
需要明确的是,运动性猝死的根本原因不是运动。
己有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跑步运动猝死的概率是很小的。
运动仅仅是诱因,其根本原因在于运动者存在基础疾病,如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在剧烈运动时被诱发或加重,导致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等致命后果。
此外,还有一些非器质性因素也会增加运动性猝死的风险,如环境因素(高温高湿)、个人状态(疲劳、脱水),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缺乏锻炼后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等。
3
哪些人群更容易发生?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疾病史者;
未经过系统训练或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者;
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过度肥胖或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者;
长期服用可能影响心脏功能药物者。
4
运动性碎死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心脏骤停: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发生时心脏停止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迅速缺血缺氧,若不及时救治,几分钟内即可致命。
呼吸衰竭: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呼吸系统超负荷工作,或存在潜在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在运动中可能突发呼吸衰竭。
脑血管意外:剧烈运动时血压升高,造成原本硬化的动脉、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导致脑出血、脑水肿而死亡。
虽然相对少见,但是在剧烈运动中也可能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病史的人群。
5
现场突发怎么办
心脏骤停之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当发现他人在运动中晕厥时,现场急救措施:
快速评估: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启动紧急医疗援助: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医务人员患者情况及所在位置。
心肺复苏:如无反应、无脉搏无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避免过度搬运,以免加重病情。
6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科学锻炼: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盲目的追求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前后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放松,运动后避免立即洗热水澡。
感冒、过度劳累时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不可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发泄不良情绪。
补充营养及水分:在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和能量供应。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对运动的影响。
环境适应: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晒帽、穿透气服装等。
重视自我评估与监督: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事件常随着一些预警信号,如心慌、胸闷、头昏、乏力等。出现这些症状,切不可大意,及时减少或停止运动,观察身体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
科学锻炼,向“运动性猝死”说NO!
撰稿:兰蓝 鄢韵升 秦嘉丽
【媒体视角】一名援藏医生的心愿:不让一个危重孕产妇倒下 2024-07-24
【喜报】我院成功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基地 2024-07-23
不请假,预约快!我院开展无痛高清胃肠镜检查 2024-07-23
【微医生】揭秘“丈夫针”:为“紧”多缝几针? 2024-07-2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