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在本届世锦赛遭遇了“近15年最差成绩”的惨败之后,一直有人呼吁“召回朱婷”。面对球队过于依赖“青春风暴”而导致的失败,外界逐渐认识到朱婷可能是摆脱困境的关键。而国际排联最近对朱婷的三句高度赞扬,如同三记重锤砸在中国女排管理层的“装睡”上——全球已经看清了真相,难道中国女排还要继续装聋作哑吗?
国际排联第一句评价非常直接:“朱婷是世界排坛史上最佳球员之一。”这简短的表述不仅是对朱婷个人实力的最高肯定,更凸显了她在排球界的重要性。从2013年崭露头角开始,再到带领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并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主攻,朱婷用超过十年的职业生涯为中国的排球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在全球范围内,能被称为“史上最佳”的女排运动员寥寥可数,而中国女排拥有这么一位“王牌”却选择置之不理。这种决策在外界看来不再是什么“新奇创意”,而近乎荒谬。
接下来的评价更是驳斥了“朱婷状态下滑”这一谣言:“朱婷准备好了在意甲再次闪耀。”其中“再次”这个词至关重要——它证实了朱婷先前在意大利联赛的出色表现,同时也传达了一个信息:朱婷的竞技状态从未有所衰退。上个赛季她加入科内利亚诺队,尽管初次亮相就能够稳定地贡献得分;而在新赛季备战期间,她在热身赛中多次挽救局面,进攻效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球迷或许会疑惑:如果朱婷真的状态不佳,放弃她可以理解;然而眼下国际排联明确表示她“闪耀”,中国女排为何仍固执于“年轻化”方针?
展开全文
最令人心碎的是第三句评价:“现在的朱婷仍然是世界排坛最具统治力的球员之一。”“统治力”三个字,正是当前中国女排最缺乏的品质——面对法国时,没有球员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突破性作用;面对相对较弱的对手,甚至会出现全队状态崩溃的情况。朱婷的统治力不仅体现在攻击端无与伦比的表现,更体现在她在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和对队友的激励作用上。在东京奥运会上,即使受伤,她也毫不畏手畏脚;若她能够回归国家队,或许能成为年轻队员的指引之星。但中国女排却选择背道而驰,非要组建“世界上最年轻的队伍”,结果导致本届世锦赛连八强都没进,完全陷入“误区”之中。
当前局势极为讽刺:国际排联明确以三句话揭示了事实真相,全球球迷都在呼吁朱婷回归,唯独中国女排管理层仍一意装聋作哑。他们或许忘记了,“年轻化”并非代表舍弃老将,而应该是让老将辅助新秀成长;“重建”也不意味着一味否定过去,而应在传承中找到突破口。朱婷绝不是“拖慢年轻化步伐的障碍”,而是能够助力团队平稳过渡的“桥梁”。国际排联的表态已经足够明确,这一次,中国女排别再装聋做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