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领奖台上得到“安慰奖”的莫德里奇,

眼神里没有一点雀跃,反而充满了数不尽的哀伤。

当历史资料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所有人都震撼了!

我们现在才知道克罗地亚的球员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世界杯决赛2:4输给法国当法国人狂欢亲吻大力神杯,克罗地亚的球员每个人都饱含热泪, 安安静静的看着这个几乎近在咫尺的奖杯。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足球比赛,不是梅西的落寞,C罗的孤寂,隐藏在克罗地亚球员背后的故事,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

他们背负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在前行!

主页菌要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克罗地亚这个国家成立多久了吗?

在英格兰与克罗地亚的半决赛之前,曾经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段子图”,来描述这场对战:

英格兰上次杀入世界杯半决赛的时候不存在的事物:

爱疯,脸书,克罗地亚。

当时听起来有点搞笑?没错,克罗地亚建国才27年!

1991年6月才建国,而严格来说,真正全国统一却是在1998年,联合国1998年1月把行政权全部移交给克罗地亚,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而整个克罗地亚全国的面积更是小得可怜,只有5万多平方公里

5万是个什么概念?简单的说上海周边的随便哪个省,浙江或者江苏的面积都要翻克罗地亚一倍。

可以想象克罗地亚多么的小。

而人口呢?只有417万。

417万什么概念?相当于北京朝阳区一个区的人口数,

放在上海的话比浦东新区的人口数还要少100万左右,就这么点地方,就这么点人,却经历了我们这辈人无法想象的战争炮火。

1991年克罗地亚战争爆发……

而昨天取得世界杯亚军的这批球员,很多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

为什么会有战争?

故事太漫长,总结起来只有两句话:南斯拉夫解体,克罗地亚独立。

这是一部为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克罗地亚和足球的关系我们可能更无法理解,甚至引发上述战争的导火索也是因为足球。

1990年一场普通球赛,贝尔格莱德红星VS萨格勒布迪纳摩。

比赛中塞尔维亚球迷和克罗地亚球迷打起来,一位克罗地亚传奇足球巨星博班的一个动作改变了历史。

他看到现场的一位警察在帮着塞尔维亚球迷在驱打克罗地亚球迷,为了克罗地亚球迷,他情急之下直接一个膝盖攻击。

最后博班受到惩罚,但是却成了1990年乃至后来的克罗地亚英雄。

(对,就是他与苏克等人后来一起组成了98黄金一代,在98年夺得了世界杯第三名的创纪录成绩)

由于91~98年战争,这些球员都已经过了最佳的年纪,全队大多是30多岁的大叔在场上奔驰,一如昨天克罗地亚队的情况。

这些叔叔们的事迹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这批球员,足球已经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随着博班的一记膝盖攻击后1991年战争爆发了。

而且这个不像那些过于久远的战争,是我们可以触摸的到,看得到的战争。

这些当年参与战争的士兵们,就是现在这批球员的父亲和祖父辈。

算上98年统一以前,也就是说,目前克罗地亚全队超过28岁的球员都经历过战争!

这让人很难想象,昨天这批创造历史的球员,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一直到1991年建国前还有很多克罗地亚人被驱赶出自己的家园,被迫迁徙、流浪,途中生病、饥荒死了很多人。

昨天比赛的球员们这个时候很多基本只有2、3岁,像图上的人们一样,跟着父母就这样颠沛流离。

房子都被炮火打破,每天都有房屋倒塌,很多人被迫睡大街,冬天每天早上都有人冻死在路边。

这还是最好的地区,普通的地区的情况是这样,连睡大街都没地方。

这些球员们小时候就生活在炮火的废墟中,搬开一块又一块的砖头去寻找食物和水

这批球员的童年,如同地狱。

这些克罗地亚的嚎啕大哭的妇女就是这批球员的妈妈和祖母们。

而这些球员们当时是什么样子?都还是含着奶嘴的孩子,却要送自己的爸爸上战场。

很多孩子这一送就再也没有看到过爸爸。

孩子舍不得爸爸,踩着爸爸的靴子不让他走,爸爸更舍不得孩子;但是没有办法,强制征兵,战争就是那么的残酷。

战争残酷到什么地步?

每个人都失去了家每幢房子都是千疮百孔

这是当时的制高点,也是战争必争之地,武科瓦尔水塔,密密麻麻的炮弹孔,告诉我们这批球员的生存环境。

而就是在那个年代,足球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没有变形金刚,没有各种益智玩具,有的只是一只破破烂烂的足球。

这个正在放羊的孩子惊恐的看着当时的战地记者的摄像机,

他太害怕了,以为这个是枪管,他7岁的时候爷爷被杀害了,爸爸随即被抽壮丁强制征兵奔赴战场,小小的年纪他只能靠着放羊维持生活。

为了远离战争,全家搬到了很远很偏僻的无人区,这里是狼的栖息地,5岁的他孤零零走在山里,幼小的身体和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就是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毁于战火的放羊娃,就是昨天捧得金球奖的85年出生33岁的克罗地亚队长莫德里奇。

战争中和战争后,他最大的精神寄托就是足球,完全没有条件的环境下,一只脏兮兮的足球陪伴了他整个童年。

除了放羊,足球是他唯一的寄托;

大街上不能随便踢球,因为路上都是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触雷被炸死。

现在有多少现役球员是从小听着轰炸机的轰鸣声长大?

从小在尸横遍野的街道长大?

从小在废墟中长大?

唯有克罗地亚!

而同年纪的孩子颠沛流离的更多,比如克罗地亚锋线杀手,86年32岁的曼朱基奇。

他的童年也是如此,为了躲避灾祸从小和父母去德国农村避难,被歧视,被驱赶,被人看不起。

小曼朱基奇不知道在球场挨了多少顿揍。

而后卫硬汉洛夫伦也是从小在战火中四处逃命。

他的家乡1992年被战火彻底烧毁;

在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就逃亡到慕尼黑。

而乔尔卢卡也是同样命运,被迫离开家乡,逃往首都萨格勒布。

这段历史他永远无法忘记:自己的家就随着大炮的声音就这么没了,一夜之间自己就成了难民。

那个时候的克罗地亚,全国如此,逃难的逃难,克罗地亚中场大将,拉基蒂奇,也是。

举家逃亡,逃到瑞士后,他拥有了瑞士、克罗地亚双重国籍,早先为瑞士国家队伍效力。

最后他踢球成名了,瑞士国家队希望他为瑞士效力,克罗地亚国家队也在征召他,令他难以抉择。

“嗯,来我队里踢球吧,求你了。”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但在那个场景之下,他没有给我丝毫的压力,并表达了想让我成为他队伍的一员的渴望。

他说:“加入我们吧,来为你的祖国效力吧。我们会努力做到最好的。”

当时我就在想,我想和你在一起。他给了无穷的勇气,我当时觉得,好吧,让我跟你走吧,走吧!

——拉基蒂奇的亲笔信

关于国籍的选择,“辣鸡”的父亲从小教过他很多有关克罗地亚的事,此时对儿子说:你做的任何决定,爸爸都会支持你。

我告诉父亲:“我决定继续为瑞士效力了。”

父亲说:“哦,好的,那挺好的。”

“不,不对哦。我要为克罗地亚效力了。”我笑着对他说。

父亲的眼中闪烁出了泪光,他开始哭了起来。

每当我为克罗地亚出战比赛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天,想起我痛哭的父亲。我知道父亲是想让我加入克罗地亚的,我也知道许多同胞也希望我这么做。能为你的祖国出战,为那面国旗、为那抹红白色奋战到底……天啊,真的无法描述那种感觉。

——拉基蒂奇的亲笔信

据传闻,拉基蒂奇甚至后来收到了瑞士当地足球流氓的死亡威胁,要他改变决定,他依然选择为克罗地亚出战。

世界杯期间,拉基蒂奇的那封令人潸然泪下的亲笔信,《我愿为这件格子战袍奋战到底的原因》,更是被传阅了不知多少次。

而同样饱受战火之苦的还有84年34岁的守门员苏巴西奇 。

他的家乡本科瓦茨完全被毁,战争中马路上到处是坦克,他是在街上捡垃圾长大。

大家可能注意到他衣服上有另外一个球员,对,这个就是他从小一起捡垃圾长大的好兄弟,库斯蒂奇,也是一名球员。

主页菌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他俩的文章↓↓↓:

克罗地亚门将赛后脱衣,被FIFA警告,全世界却为之动容…

不幸的是08年他一场比赛中撞到头部。手术后并发症感染去世。

兄弟间一起打天下的承诺还没完成?而你就离我而去?

不行,我会一直把你带在身边。

苏巴西奇甚至不顾国际足联的反对(比赛中不允许展示其他球员和私人的东西的),把兄弟印在了衣服上,哪里都带着兄弟。

兄弟,我们从此再不分离!

而那个年代,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家里务农就落到了女人头上。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开着拖拉机勇敢的承担起一切。普通屠户家的女儿,每天的工作就是拖拉机、除草、挤羊奶。

这个女生后来现在的克罗地亚头号女球迷,也是克罗地亚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科琳娜。

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她, 在球场上穿着球迷服和大家一样挥手呐喊,谁都想不到她会是一个国家的总统。

她这次来看比赛是自费的,坐的是和普通人一样的经济舱;

外貌年轻的她其实已经50岁了……

她作为头号球迷,甚至要求全体内阁穿着球衣支持克罗地亚队,理由只有一个:

克罗地亚国家太小,足球是最好的让世界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机会。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灾难,需要全世界的认可。

昨晚,她在莫斯科的暴雨中浑身湿透,不断的安慰着每一个球员。

因为她知道,球员们为了国家拼了全力,也创造了克罗地亚的历史,她对他们,无比的感激。

克罗地亚的球员心中足球早就不是一项运动了,从小在战争中长大,足球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够获取和平的手段,而和平对普通人来说似乎不怎么在意;

但是对于这批战火中长大的球员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和平更加重要。

足球上多一份成就,国际社会就更认可,那么未来的和平也就更加稳固。

她的内心和球员们是一样的。

昨天,她也哭了,虽然最后输了比赛,但是她用力拥抱每一位球员,克罗地亚已经用无比的顽强创造了历史。

淘汰赛中三场比赛连续奋斗到加时赛,场场加时赛最后都逆转,这份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足以感动世人。

莫德里奇的落寞,引人心疼,在领奖时,他深邃而忧伤的眼神中,没有任何笑容。

“当然,荣获金球奖让我骄傲,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奖项。但是,我更想捧起的奖杯是大力神杯,我想为克罗地亚这个国家赢得世界杯。今晚很不幸,这件事没能发生。”

结尾处,莫德里奇加了一个词:“是至今没有。”

当他走到自己的女总统面前,科琳娜哭了,用力拥抱着这位硬汉,为他擦眼泪和安慰。

战争带来的伤痛还在,他们为了和平和统一付出了太多,太多。

莫德里奇这一辈的球员祖父辈在战场上为孩子打下了江山,现在轮到他们为父辈们在球场上夺取国家荣耀。

虽然只差一步,但是他们做到了!

每个球员的心里都完全没有个人荣誉,他们的心里只有国家荣誉。每个人,都想要“为这件格子战袍奋战到底”。

纵观整个克罗地亚的比赛,就是一场国家民族荣誉的战争,毫无疑问,他们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这一切。

这只有经历过惨痛战争的人才能理解,一些国家在为足球而足球,克罗地亚在为国家民族而足球。

在2:1逆转英格兰杀入决赛后,

克罗地亚主教练达利奇,接受FIFA官网采访时表示,

“我在比赛中曾想要换人,但没人愿意下场。每个球员都在说,‘我准备好了,我可以接着跑’。有些球员是带着轻伤上阵的,在平常的情况下他们甚至都不会出场。”

“有两个球员是拖着一条腿在踢,我在准备首发名单的时候,没人想要退缩,没人说‘我踢不了加时赛’,没有人愿意被换下,没有人放弃。”

这份纯粹的爱国精神真心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没有一丝杂质,纯净无比。

就好像克罗地亚国歌那样:

愿世界不再有战争,愿和平持续永存。感谢克罗地亚!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自“魔都囡”,最英国综合编辑(ID:UK-News)。转载需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