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6日,法国vs澳大利亚的小组赛中,视频助理裁判(VAR)首次发挥作用。裁判先利用VAR技术判罚澳大利亚犯规,吹罚点球;而后再次利用该技术判定法国第二粒进球有效。这项技术是俄罗斯世界杯创新亮点之一,成功运用也提升了裁判判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自从1930年首届世界杯至今,似乎每届世界杯都有关于判罚方面的争议。从1966年世界杯的门线悬案,到1986年的“上帝之手”,再到2010兰帕德事件。 时过境迁,国际足联今年一直努力在比赛的公平与合理之间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引进“门线技术”,到本届杯赛的VAR技术,国际足联的一系列动作也证明了他们为了让世界杯赛事更加公平的决心。

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决进球有效。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也成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判罚。

1998年法国世界杯英格兰对阵阿根廷。西蒙尼的犯规惹恼了贝克汉姆,躺在地上的贝克汉姆用右手轻微击打了西蒙尼,西蒙尼立即假摔,当值主裁判罚贝克汉姆红牌。之后阿根廷队在点球大战中战胜了英格兰队进入了下一轮。

2002年韩日世界杯。西班牙在对阵韩国比赛时两个完美的进球被裁判吹掉,先是定位球破门被吹犯规,此后华金未出底线的传中助莫伦特斯破门被判出界,导致最后在互罚点球的时候不敌韩国而被淘汰。

1966年温布利世界杯决赛。在距离加时赛还剩8分钟的时候,赫斯特在禁区内起脚怒射,球砸在门框下部后反弹在门线上。但是球是在门线内还是外,至今都无法得知。

2010南非世界杯1/8决赛英格兰对德国。进行到第39分钟时,出现极具争议的一幕,兰帕德在禁区外的吊门打在横梁下沿弹进门里又弹出,主裁判拉里昂达认定此球未进。

2006年世界杯英格兰与葡萄牙的四分之一决赛。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鲁尼在中场与佩蒂特和卡瓦略对抗护球,在卡瓦略的拉拽下身体失去平衡,左脚踩中卡瓦略要害部位,后者用手掩着裆部表情痛苦,埃利松多鸣哨后没有马上亮牌。

1990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联邦德国。沃勒尔与阿根廷队员接触后,假摔倒地,裁判判罚点球,萨默尔将这粒争议点球打进,最终帮助联邦德国如愿捧杯。

2006年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队对澳大利亚。进行到第92分钟,意大利左后卫格罗索从左侧先摆脱布雷西亚诺后突入禁区,澳大利亚后卫尼尔做出铲球动作但立即收脚,格罗索左脚扣球在尼尔无明显动作的情况绊在尼尔身体上摔倒,主裁判坎塔莱霍判罚点球,并由托蒂随即操刀主罚命中绝杀袋鼠军团。这一幕也与今天法国与澳大利亚的比赛极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