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国足球次级职业联赛中全面推广使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职业联赛的比赛质量与公平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球迷的高度关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VAR)系统(以下简称VAR系统)作为现代足球赛事的重要技术支撑,对提升判罚精准度、维护竞赛公平具有显著作用。体育总局高度重视足球职业联赛的公平性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目前,中超联赛已全面应用VAR系统并取得积极成效。中甲、中乙联赛因经济成本压力、基础设施条件、专业人才储备等制约,尚未实现全覆盖。
一、全面推广使用VAR系统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成本压力大
VAR系统需配备多角度高清摄像头、光纤通信、视频回放工作站等,设备投入较高,加之维护和技术团队费用,平均每场比赛使用费约2万元。以2025赛季为例,中甲联赛240场比赛,中乙联赛360场比赛,共600场比赛,如全面推广VAR系统,需投入约1200万元。当前中甲、中乙等次级联赛市场化收入有限,资金缺口问题突出。
(二)体育场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中甲、中乙联赛俱乐部主场年代久远、设施陈旧,存在看台高度不够、灯光照度不足、网络带宽低、机位设置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VAR系统拍摄需求,需投入大量改造资金才能满足VAR要求。
(三)专业技术人员储备不足
VAR裁判员、视频操作员需国际足联培训认证。目前国内持证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支撑两级联赛共40支球队比赛的常态化需求。此外,VAR系统视频操作员、系统协调员均需专业培训,目前有关VAR系统供应商仍缺乏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二、下一步推进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谋划
指导中国足协、中足联统筹政府拨款、社会资本及联赛收益,促进VAR系统建设。支持国产VAR系统技术公司参与联赛技术服务,逐步实现VAR系统设备和运营国产化,降低使用门槛和成本,鼓励次级联赛使用国产VAR系统。计划2025年在中甲和中乙联赛重点场次试点应用VAR系统,累计覆盖不少于30场比赛,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探索次级职业联赛判罚体系升级路径。
(二)推动数字技术应用研发
体育总局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行业应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足球比赛智能视频助理裁判(VAR)及虚拟越位线系统等典型案例入选。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足球比赛等场景中的应用。
(三)完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体育场规程》,支持各地方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场进行改造,达到VAR系统搭建和使用标准。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途径培养VAR系统裁判员和操作员,由中国足协提供技术支持,对具有VAR系统资质的裁判员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能力评估,逐步实现动态管理。
我们将持续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结合联赛发展实际系统推进VAR应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联赛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保障。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