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探讨我国职业高尔夫球员常见腰伤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建议。结果发现:职业高尔夫球员腰部损伤多发于球场和练习场挥杆训练时,类型多为轻中度慢性损伤。损伤的原因主要是不当的挥杆技术动作、肌肉群局部负荷过大,缺乏防范意识和知识。为预防腰伤,应正确认知腰部动作机制,引入相关肌群力量和灵活性训练,重视训赛过程中的自我监督和运动队监督,养成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多运动项目参与的习惯。

关键词:高尔夫;职业球员;运动损伤;腰部损伤

Study on the"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Lumbar Injuries in"Professional Golfers

Zhang Youyin1,,Cheng Di1,Ling Jiawei2*

(1.School of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2.School"of Competitive Sports,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Abstract:Discuss the causes of common lumbar injuries among professional golfer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preventive measures through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field observ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umbar injuries in professional golfers are more common during swing training on the golf course and practice range, and the types are mostly mild to moderate chronic injuri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jury are improper swing technology, excessive local load of muscle group, and lack of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In order to prevent lumbar injury, we should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lumbar movement mechanism, introduce relevant muscle group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training, pay attention to self-supervision and sports team supervis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nd develop healthy daily living habits and the habit of multi-sports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golf;;professional golfers;athletic injuries;Lumbar Injuries

0 引言

自2016年高尔夫运动重新被纳入奥运会以来,中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随着职业高尔夫球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运动损伤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已有研究表明,职业高尔夫球手运动损伤发生率为"89%[1],损伤率较高。运动损伤的出现会导致运动员无法正常参加训练和比赛,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致使运动寿命缩短[2],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高尔夫球是一项技能主导的准确性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3],也是一项典型的全身动力链项目[4]。已有研究表明,高尔夫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腕关节损伤、膝关节肌肉损伤、腰椎病等[1][5],挥杆动作的生物力学特性、训练安排等都可能导致腰部和下肢伤病[6],高水平高尔夫球员的损伤率比业余高尔夫球员高出31%,其中腰部损伤占比极高[7]。因此,理解和有效预防高尔夫运动中常见的腰部损伤尤为关键。

在高尔夫挥杆过程中,腰部运动涉及多个肌肉群和关节的协同工作,挥杆时激活的相关肌肉包括竖脊肌(ES)、腹直肌、腹外斜肌(EO)、腹内斜肌(IO)等,挥杆的不对称特性是导致下背部损伤和肌肉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可能导致高尔夫球员双侧髂前上棘连线水平位置(L4-L5)周围的腰椎恶化[7-8],球员腰部会因前倾、旋转、侧屈受到大量压力,轴向旋转被认为是最大的受伤风险之一[9][10]。因此,脊椎轮廓中立顺畅为最优准备动作腰背部设定,可为合理流畅的挥杆奠定基础[11],准备动作中常见错误腰背部动作为C型站姿(含胸,骨盆后倾)和S型站姿(塌腰,腰椎过伸),在这两种情况下,脊椎和肌肉组织处于不利位置,阻碍身体在挥杆过程中的旋转和发力。高尔夫长杆挥杆中上半身和骨盆旋转一定程度的分离有助于提升一号木杆头速度和开球距离,即腰部旋转速度与杆头速度亦成正比[12-13],一定范围内杆头速度数值高的球员发球距离较远,发球距离与球员的成绩正相关[14]。在此过程中,如果上肢滞后过多,超过合理空间范围,球员上下身链接失衡、身体协调出错,腰部同时做过度的右侧屈和左回旋运动,极易发生腰背肌肉损伤。

高尔夫比赛中,推杆的使用频率很高,职业赛事中,推杆数和标准杆上果岭率与最终成绩高度相关[15]。推杆挥杆中同样存在腰部损伤风险[16],球员需要保持一个合适的站立姿势,这个姿势需要保持稳定性和平衡性,并且需要通过腰部肌肉来支撑身体重量。在推球时,需要上杆、下杆及送杆,需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腰部过度弯曲或扭转。

高尔夫运动在我国正处于提高发展阶段,高尔夫腰伤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领域内学者的关注。以往高尔夫运动损伤研究多以业余高尔夫爱好者[17]、球场俱乐部会员[9]、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18]为研究对象,少数涉及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且多以全身损伤分析为主,少有针对腰部损伤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在以往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探讨我国职业高尔夫球员腰部损伤问题,对腰伤致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能够为球员、运动队更高效开展高尔夫运动训赛活动提供参考与指导,帮助促进高尔夫运动的长期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职业高尔夫球员腰部损伤分析及预防策略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等多个数据库查阅并总结高尔夫挥杆模型、竞技能力结构、运动损伤多篇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对吉林省和武汉市高尔夫球队高水平高尔夫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考察,了解训练过程和条件,询问教练员、队医、运动员有关情况。基于以往相关问卷的基础撰写提纲,对国内高尔夫领域高校老师、协会管理人员、职业教练等进行提问访谈,征求他们对高尔夫职业球员常见腰伤致因和预防方法的观点和建议,收集信息并分析整理,在保证合理性的前提下结合本研究问题设计并修改、完善了本文调查问卷。问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球员进行定向问卷调查,控制问卷作答人群是中国职业巡回赛在役球员,为有效样本群体。共发放收回球员问卷80份,有效率100%,其中女子球员占48.75%,男子球员占51.25%,多为16至25周岁,72.5%球员的球龄在十年以上。问卷以专家评价法进行效度检验,90%专家认为问卷效度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效度评价较高。最后文章对收集到的数据和文本资料使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高尔夫球运动员腰伤原因及预防策略。

2 研究结果

2.1"损伤特征分析

分析问卷结果可得,72.5%的球员有过高尔夫腰伤经历,性别、球龄对腰伤发生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pgt;0.05),年龄低于25周岁和高于35周岁的球员损伤概率显著较高(p=0.018)。腰伤多为轻、中度损伤,仅5.17%球员腰伤后需完全停止参与运动训练,慢性损伤占比较大,为75.86%,即职业高尔夫球员容易发生慢性腰部损伤[5][10][19]。夏训和冬训期间为损伤发生高峰期,各占39.66%和31.03%。练习场或球场练习中发生腰伤占68.97%,体能训练及热身拉伸环节发生占13.79%,比赛过程中发生占17.24%。

85.71%女子球员损伤为慢性,高于男子球员的66.67%(表1),其主要原因与运动员练习日程有关,问卷结果显示女子球员每日推杆练习时长30分钟以上的占92.31%,远高于男子球员的51.22%,而重复性是推杆训练的特性,推杆动作中运动员上身保持前倾且要求角度稳定,椎间盘之间内部压力增大[16],容易造成慢性(过度使用性)高尔夫腰背伤病。

2.2 损伤原因分析

本研究揭示了职业青少年高尔夫球员腰部损伤的多种原因,结果显示(表2),少数球员(10.34%)因比赛时的紧张情绪引起腰伤,均为急性损伤,这表明心理因素在高尔夫腰伤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高压的比赛环境中,心理状态对球员的身体表现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超过一半的球员(51.72%)因疲劳、过度训练未充分恢复、肌力下降经历腰伤,球员腰伤原因为训练安排不合理,主要为训练时长过长,该数据强调了合理训练计划的必要性,过于密集的训练和比赛安排会使运动员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因此应充分考虑运动员的恢复需求和身心健康状况。36.21%的球员腰伤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高尔夫运动挥杆技术的特殊要求决定了球员在运动参与中必然会受到较高程度的腰部压力,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预防腰部损伤至关重要,即便是在高水平职业球员群体中,技术动作的不当或变形也可能成为损伤的诱因。考虑到训练安排因素也会影响到疲劳和恢复,可知我国职业球员腰部损伤最易发生在长时间重复性单一动作结构训练中,以及技术动作对腰部压力过大时。

2.3 损伤应对措施分析

预防措施相关问题结果显示,球员训练或比赛前、后对腰部进行单独热身和拉伸的预防损伤方法最好,其次是根据腰部情况实时调整控制训练计划的方法(表3),少数球员通过针灸、艾灸方法进行放松和缓解疲劳,也有一定实际预防效果,但此方法目前还未系统推进到高尔夫运动队或职业球员教练团队的应用中。

67.75%的球员认为国内高尔夫职业球员腰伤概率很大或比较大,43.75%的球员表示非常希望学习更多的高尔夫腰伤相关知识。然而,77.5%的球员不了解或仅一般了解相关知识,此类球员腰伤率较高(81.64%)。问卷结果显示,41.25%球员没有接受过来自教练及队医的腰伤预防教育,这类球员中超过一半曾受腰部损伤困扰,腰伤预防教育会对球员腰伤的概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2)。

3 讨论

通过文献学习、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的研究过程及整理,结合职业球员问卷结果,总结得出我国职业高尔夫球员腰伤成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训练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

球员腰伤主要为训赛过程中发生的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挥杆技术动作错误会提高球员腰部负荷和损伤概率。肌力不平衡、胸椎和髋关节活动度不足、腰椎稳定性差等身体素质问题,以及扁平足(与高尔夫比赛长距离草地行走有关)和其他身体不平衡原始因素,会使球员主导一侧的腰椎损伤概率、程度均高于另一侧(如右手球员左侧腰部损伤更严重、更高发)。二是训练安排不科学。夏训和冬训是球员腰部损伤高发时段,练习场或球场练习是损伤最易发生的场景,说明职业球员腰伤与训练安排紧密相关。长时间重复训练、局部负荷过大,容易引发高尔夫球员过度训练综合征,导致腰部肌肉劳损、身体免疫力下降,过高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会影响球员运动参与和健康。三是防范意识还需加强。球员往往认为腰部是发力肌肉,事实上,高尔夫挥杆为从下到上的全身动力链动作,核心肌群在发力过程中稳定身体角度,这与运动队及球员忽略了对挥杆技术、运动生理等理论知识和科学运动训练原则的教学有关。目前国内职业高尔夫运动员、教练、运动队在腰伤预防方面主要依靠一定程度疲劳后的体能康复介入,而其中体能和康复专业性、全面性及差异性还不足,运动员及家长健康认知普及不够、对损伤后果预估不足,训练过程中缺乏及时的医务监督。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如重物拾取时保护腰部的姿势、日常腰部保暖等)未接受过相关科学教育,这直接增加了球员腰伤风险。

根据我国职业高尔夫球员常见腰伤成因结果,提出以下三方面针对性预防措施建议:一是应科学提升训练水平,应根据科学优化挥杆动作和发力节奏,提升核心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综合素质,加强相关辅助性、功能性练习,通过分步空挥杆练习、核心肌群控制和力量传导能力训练等方法强化正确的动作记忆,从而提高球员技术水平,同时降低球员腰伤风险。二是应合理安排训练日程,应注意循序渐进和差异化、个性化训练设计,将专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时刻注意遵循运动训练基本科学原则,引入多样化的训练方式,避免局部负荷过大和长期单侧训练所造成的肌力不平衡问题。三是应提高防范意识,强化风险和预防认知,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包括自我监督和运动队(或教练)监督,重视击球前热身和击球后拉伸,及时根据腰部肌群反馈调整训练计划。同时,日常生活中,应使球员注意避免受凉、养成良好发力习惯,受凉后身体肌肉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变得僵硬,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导致在高尔夫挥杆时球员难以做出灵活的伸展和扭转动作,增加腰伤风险。

4 结论建议

4.1结论

(1)腰部是职业高尔夫球员最常见损伤部位之一,本研究发现共72.5%的职业球员有过高尔夫腰伤经历,损伤发生比例较高,其中慢性损伤占75.86%。

(2)职业高尔夫球员常见腰伤成因主要为技术动作不合理和缺乏对挥杆机制、训练设计、防范方法的科学认知。没有接受过腰伤预防教育的球员腰伤率明显较高,可见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普及以帮助职业球员科学参与运动,统筹安排训练比赛。

(3)根据实时腰部情况改变训练计划以及单独做腰部热身拉伸可以有效降低损伤概率。基于球员腰伤原因,本文探讨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坚持系统学习和自我判断、坚持循序渐进和合理安排、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规律进行身体热身和冷却等相关方法。

4.2建议

职业球员、教练应提高对高尔夫腰伤的认识,了解自身的受限情况和实时负荷情况,不盲目、错误追求击球距离,规范球员技术动作,避免过度负荷,加强薄弱环节。应建立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理念和循序渐进、适宜负荷的科学训练理念,针对个体易见损伤的特点和成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做好训练前后的热身和冷却工作,将腰伤预防作为训练计划制定和竞赛准备的重要内容。

从技术水平和体能水平、训练安排、防范意识三个方面重点预防,统筹安排球员专项体能、身体功能、技术、心理和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学习,尤其在日常练习场或球场练习时,坚持反手挥杆训练和柔韧性、肌力平衡训练,重视及时监督、反馈和调整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安排受伤球员的训赛活动,防治重复受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夏训和冬训时注重穿着合适的保暖服装、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保持身体活动等方式来预防受凉对腰部的不良影响,降低腰部受伤风险。同时,球员可以定期参与艺术体操、太极拳等与高尔夫素质要求、技术特点有关的多种运动项目,吸收迁移其他运动项目的能力,通过提高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方式预防高尔夫腰伤。

"

参考文献

lt;!--[if !supportLists]--gt;[1]"lt;!--[endif]--gt;张颖,殷怀刚.高尔夫球运动员伤病特征及预防策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21,(2):41-43.

lt;!--[if !supportLists]--gt;[2]"lt;!--[endif]--gt;王琳.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lt;!--[if !supportLists]--gt;[3]"lt;!--[endif]--gt;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lt;!--[if !supportLists]--gt;[4]"lt;!--[endif]--gt;张奔,陈溢斌,朱灵玉,等.姿势和核心稳定性在功能性运动和运动表现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1):224-227.

lt;!--[if !supportLists]--gt;[5]"lt;!--[endif]--gt;高锋.高尔夫球手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lt;!--[if !supportLists]--gt;[6]"lt;!--[endif]--gt;董凌宇.常住理论与高尔夫体能训练相关应用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21,(35):41-44.

lt;!--[if !supportLists]--gt;[7]"lt;!--[endif]--gt;S G G ,A J B ,M J S .The lumbar spine and low back pain in gol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wing biomechanics and injury prevention.[J].The spine journal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2008,8(5):778-88.

lt;!--[if !supportLists]--gt;[8]"lt;!--[endif]--gt;EDAWARDS"N,DICKIN"C,WANG"H.Low back pain and golf: A review of biomechanical risk factors[J]. Sports Medicine and"Health Science,2020,2(01):10-18.

lt;!--[if !supportLists]--gt;[9]"lt;!--[endif]--gt;IMRAN"A Q ,H. M K ,HAMAYLEA"S , et al.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golf: A qualitative study[J].Annals of Medicine and Surgery,2022,78103899-103899.

lt;!--[if !supportLists]--gt;[10]"lt;!--[endif]--gt;周文龙.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高尔夫球手运动损伤因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188-189.

lt;!--[if !supportLists]--gt;[11]"lt;!--[endif]--gt;A P H ,JUSTIN"K ,DUNVAN"R .The role of biomechanics in maximising distance and accuracy of golf shots.[J].Sports medicine (Auckland, N.Z.),2005,35(5):429-49.

lt;!--[if !supportLists]--gt;[12]"lt;!--[endif]--gt;毕志远,王泽峰,何文捷,等.国家女子高尔夫球队选手全挥杆技术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1,(11):20-29.

lt;!--[if !supportLists]--gt;[13]"lt;!--[endif]--gt;毕志远,王泽峰,展更豪,等.国内外优秀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员一号木挥杆技术三维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2,(10):21-27.

lt;!--[if !supportLists]--gt;[14]"lt;!--[endif]--gt;李淑媛,罗冬梅,周兴龙.高尔夫球员全挥一号木杆技术动作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131-135.

lt;!--[if !supportLists]--gt;[15]"lt;!--[endif]--gt;时敏,尹桢,田焕欣.中外顶尖高尔夫球员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对比分析——以韩国运动员高真荣和我国运动员林希妤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23):118-120.

lt;!--[if !supportLists]--gt;[16]"lt;!--[endif]--gt;DALE"R ,DIEGEL"A ,REESE"M , et al.The effect of golf putter length upon lumbar spine loads during the putting stroke[J].Physiotherapy,2015,101e285-e285.

lt;!--[if !supportLists]--gt;[17]"lt;!--[endif]--gt;周浩.江苏省业余高尔夫爱好者常见运动损伤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22.

lt;!--[if !supportLists]--gt;[18]"lt;!--[endif]--gt;钟璧蔚.高尔夫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28):86-89.

lt;!--[if !supportLists]--gt;[19]"lt;!--[endif]--gt;李令岭. 高尔夫球手足部姿态、平衡能力和下腰痛的关系[D].昆明医科大学,2018.